小九直播网页版
小九直播网页版
小九直播网页版
聚焦打通薄弱环节加快推进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
来源:小九直播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1-26 12:44:42
作业高效 致富能手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措施:建设一批主要农作物生产、规模养殖和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打造一批农机农艺融合高标准应用基地,集成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先进适用装备。

  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紧贴实际的需求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强化粮食生产、大豆油料扩种、设施种养等机具保障,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作出贡献。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2025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在抵御自然灾害、保障蔬菜供应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蔬菜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减产水肥药投入、提高蔬菜生产品质等方面,蔬菜生产机械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第6部分:设施农业”(NY/T 1408.6),我国每年都发布全国设施农业(即设施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统计结果。2014年为30.1%,2018年为35.9%,4年间共提升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只提升了1.45个百分点。同期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61.60%提升到69.10%,年均1.875个百分点。这表明起步阶段,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提升较慢。但2021年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已达到 43%,较2018年,年均提升了2.37个百分点,显示近三年蔬菜机械化发展加快。照此速度,2025年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的目标是能轻松实现的。

  设施种植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是在收获和种植,机械化水平只在10%~20%左右。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已从起步转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距产业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是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中薄弱且分量很重的一个短板,亟需补齐。

  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当前或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仍会都会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即所谓“三机并存”的现象。这是由于以蔬菜为代表的设施种植特殊性、复杂性等原因所决定的。

  “无机可用”。比如蔬菜生长过程中的整枝、打叶,一些果实的采摘等等,因为作业对象的差异性、作业要求的精准性等因素,对机器替代人工作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即使有国际上也不可能短期内解决。此外,当前我国在对秧苗适应性好的自动移栽、快速移栽机械,对多品种蔬菜适应性好的低损高效收获机械等方面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

  “无好机用”。近十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机械研发、制造有了长足进步。在蔬菜耕、种、管、收,以及收获后预处理和加工等环节方面,都有很多国产机具在推广应用。但客观来讲,与国外机具相比,很多国产蔬菜装备在作业质量、作业效率,机具性能稳定性、常规使用的寿命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质量。

  “有机难用”。相对而言,现阶段该问题在我国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因为设施宜机化、种植规范化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造成机器不配套、进不了棚、下不了地。另一方面因为机手队伍不稳定、素质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机具闲置用不上、不会用,或机器维保难、修理难等情况出现。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蔬菜专业组成立。专家组由农机研发推广、蔬菜种植方面的10位专家组成。

  农业农村部蔬菜生产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成立以来,2021年先后在山东、上海、宁夏等地组织5场全国性蔬菜生产机械化推进活动,有论坛交流、机具测评、农机田间日等多种形式。在开展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遴选适宜机具,总结技术路线,提炼生产模式,专家组提出了14个蔬菜适宜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2022年3月,部农机化司正式发文在全国推介。这将为推动我们国家蔬菜种植标准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自2020年底以来,已组织2次全国性蔬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研讨会。

  江苏、上海、湖北等地,针对鸡毛菜、苘蒿、菠菜等绿叶类蔬菜,提出了1.5m垄距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并提出了小型和大中型二种机具配置方案。

  辽宁、 北京、宁夏等地,针对传统日光温室南北向种植不利于机械作业的问题,提出了“东西起垄、宽沟窄垄、宽行密植”的东西向种植模式,大幅度的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保证蔬菜产量和品质不降低。

  江苏、北京、湖北等地,针对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甘蓝类蔬菜种植区域广、品种多、差异性大的情况,遵循利于优质稳产、配套共用、机具作业三原则,提出了平作、一垄单行、一垄窄双行、 一垄宽双行和一垄四行等5种种植模式,已获得行业内的广泛认同。 各地能结合实际选择采用某一模式,各类机具生产商也可据此统筹设置机型系列。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这对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而言,可谓切中要害,指明方向。以蔬菜生产为例,种类多、环节多、要求高,种植模式多、农艺不规范,适用机具少、购置成本高,条块分割多、形成合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蔬菜机械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推进农机、农艺、设施、农田、农业经营方式协同协调,由点及面,典型带动,区域一体化推进。建议从构建“一体化导向目标、一体化融合措施、一体化成套装备、一体化服务实体”四个层面去推动落实。

  一体化导向目标,就是着眼于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结合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总任务,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典型试点,在合作机制建立、目标任务设计、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要突破行业、部门、单位之间的分割界限,农机研推用各方形成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共同目标。

  一体化融合措施,就是着眼于“农机—农艺—设施”三配套,从生产模式、作物品种、种植农艺、园区规划、设施结构、作业机具、生产规范等方面要相互配套融合,形成一体化、标准化的落实措施。

  一体化成套装备,就是着眼于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根据不同作物种类、生产规模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创新研发、优化提升、集成配套相结合,提出相对完整配套、先进程度不一的几种机具配置方案,便于面上推广。对蔬菜生产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应重视和支持省力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技术发展的“四化并行”。

  一体化服务实体,就是着眼于设施种植机械化稳定发展机制,探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政策、建立模式、运行机制,总结和推广设施种植机械化服务实体的成功经验。

  目前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15大类中有13类与蔬菜生产相关,基本涵盖了蔬菜生产所需机具种类,与其他粮棉油作物相比,实践中,蔬菜种植户所购机具享受国补的比例还很低。据对国内蔬菜机械主要生产销售商的调查表明,所销蔬菜机具中只有10%~20%走补贴程序,40%左右是地方通过项目支持方式,另有约40%完全是种植户自已购买。根本原因有:一是菜农对购机补贴政策不了解,或认为走补贴程序挺麻烦;二是现有机具品目分档不细,不能优机优补,限制了菜农选购高性能机具。以蔬菜移栽机为例,近几年国产机型已有半自动、全自动,单行、双行和多行,自走式、牵引式、悬挂式等等多种多样,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现有移栽机品目还是基于半自动机型,没有细分。建议以“种植行数、结构型式、取投苗方式(半自动或全自动)”三个参数为划分依据,细分品目,以体现秧苗移栽机产品的先进性和经济性。三是还有缺项,如“叶类蔬菜收获机械”还未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事实上,这类机具比已在目录中的“果类蔬菜收获机”机具种类更多、更成熟,在生产实际中也已有较多应用。

  国际上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先进的国家,如以无土栽培模式为代表的荷兰、以色列,以土壤栽培模式为代表的法国、意大利等国,很多种蔬菜、花卉的绝大部分生产环节都已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正在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将重点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生产服务社会化。呼吁有关各方要加大对设施种植机械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和对菜农购机的补贴力度,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形成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的更大合力。

  陈永生:男,1964年1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资源开发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农业农村部蔬菜机械化专家指导组组长、江苏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农机装备岗位专家、中国蔬菜协会机械化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蔬菜生产机械化研究领域,开展了蔬菜基地建设宜机化、种植规范化研究,研制了精整地和基质块苗快速移栽机、多功能电动园艺拖拉机等。近五年来,完成国家、部、省级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30多篇;获专利授权10多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

上一篇:始兴澄江2000亩水田进行机械化栽培

下一篇:机械化栽培助力春耕出产